劉紀鵬:資本能夠為人民服務,當務之急是推出積極的資本政策
- 分類:趨勢洞見
- 作者:盛景新經濟
- 來源:盛景新經濟
- 發布時間:2022-12-11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當下,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,是勞動者還是資本所有者,普遍處在一種比較焦躁、信心不足的境況之中。面對困難重重的大環境,我們的出路何在?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,我們如何既能不忘初心,又能堅持在改革開放背景下發揮資本這個重要生產因素的作用?
11月26日,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受邀參與2022盛景嘉成投資人年會,圍繞“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展望”展開分享,帶大家厘清資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存在的基因,分享如何在資本流動中實現社會最佳的資源配置效率。
劉紀鵬:資本能夠為人民服務,當務之急是推出積極的資本政策
【概要描述】當下,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,是勞動者還是資本所有者,普遍處在一種比較焦躁、信心不足的境況之中。面對困難重重的大環境,我們的出路何在?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,我們如何既能不忘初心,又能堅持在改革開放背景下發揮資本這個重要生產因素的作用?
11月26日,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受邀參與2022盛景嘉成投資人年會,圍繞“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展望”展開分享,帶大家厘清資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存在的基因,分享如何在資本流動中實現社會最佳的資源配置效率。
- 分類:趨勢洞見
- 作者:盛景新經濟
- 來源:盛景新經濟
- 發布時間:2022-12-11
- 訪問量:0
當下,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,是勞動者還是資本所有者,普遍處在一種比較焦躁、信心不足的境況之中。面對困難重重的大環境,我們的出路何在?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,我們如何既能不忘初心,又能堅持在改革開放背景下發揮資本這個重要生產因素的作用?
11月26日,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受邀參與2022盛景嘉成投資人年會,圍繞“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展望”展開分享,帶大家厘清資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存在的基因,分享如何在資本流動中實現社會最佳的資源配置效率。
以下為精華內容整理,以饗讀者。
01
如何正確認識資本?
正確認識資本及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的作用,我們才不會在波動中感到困惑不安。那么,如何認識資本?
資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學說。恩格斯總結馬克思一生有兩大貢獻,一個是歷史唯物主義學說,另一個是剩余價值學說,跟資本有關的就是剩余價值學說。什么是剩余價值?剩余價值就是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和他所得到的工資之間的差額,又叫剩余勞動,這部分價值被資產階級無償剝奪和占有了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,馬克思認為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貨幣,剩余價值具有明顯的階級屬性。
但在今天,我們要摒棄資本簡單的階級屬性,發現資本能夠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用。在此背景下,給資本重新定義和正名非常重要,我們要正視并回答幾個問題: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資本嗎?資本和資產有什么差別?國有資本是資本嗎?
早期資本就是一筆貨幣,用于招募工人,貨幣承擔著流通貨幣的作用,貨幣本身并非資本。但是在剩余價值的創造和資本的流通中,貨幣又承擔著資本的屬性。那么,現在我們所說的資本是什么?是能夠為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創造利潤的生產要素。它不僅僅是貨幣,也可以是實物和知識產權,它和勞動是相輔相成、對立統一的。
今天社會主義的中國有沒有資本?有。從管理上看,國有資本有非金融資本(實體企業資本)和金融資本之分。我國各級合計共有365個國資委,管理實體企業的總資產是308萬億,凈資產87萬億。金融企業并不在這個系統中,歸財政部管轄,金融機構的總資產是352萬億,凈資產25萬億。合計起來,我們的賬面凈資產有112萬億。中國的國有資本具有公有制性質,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和政黨有我們這么大量的資本。
所以說,資本并不是天生就具有階級屬性,而是具有中性,關鍵是看誰掌握它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包容資本、保護資本,而不是消滅資本。
02
資本要為人民服務
中國式現代化是二十大的一個主要精神,是在今后相當長時間里指導我們的工作方針。那么,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新在哪里?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的本質差別是什么?
有一種觀點認為,中國式的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,徹底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,這顯然是把人民和資本對立起來了。我認為,西方的現代化是以資本家利益集團為目的的現代化,人民對應的是資本家利益集團而不是資本,勞動才對應的是資本,勞動、資本、土地、技術都是生產要素。
中國式現代化不能離開資本,資本并不跟人民對立,公司也不跟政府對立。資本是能夠為人民服務的,人民應該成為資本的主人。第三次分配不是在存量上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,而應該是在增量財富的創造中實現共同富裕。
我在研究收入分配的過程中,發現并提出一個規律:在一個人的勞動性收入、經營性收入、財產性收入三種收入當中,勞動性收入占的比例越高,就越貧窮。這條規律客觀上是存在的,不同的家庭、不同的個人、不同的企業、不同的國家之間都存在這個問題。所以,把勞動者的收入從單一勞動性收入,拓展到財產性收入、經營性收入,這才是帶動工人階級和農民兄弟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。
去年我承擔了國家一個重大社科項目,叫“自然資源資本化及對應市場建設研究”,就是研究如何能夠從資源變資產、資產變資本。針對農村土地問題,我明確提出,三農改革的方向是“四化”,即農業產業化、農村公司化、農民股東化、土地資本化,要讓農民兄弟能享受到“頂天立地”的財產性收入。頂天就是房頂,做光伏性收入這樣的財產性收入;立地就是土地,包括承包權、經營權的流轉等等。
中國的土地、中國的農村是最大的資本市場,這部分如果盤活了,我們的農業科技能夠得到發展,全體人民都能夠在享受財產性收入、經營性收入的過程中實現共同富裕,這才是未來中國崛起的方向。
03
振興股市其實不難
在疫情肆虐、經濟下行的背景下,資本投向何處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。我一直主張股市接力房市,而不是讓房市重新去挑大梁。給大家對比兩組數據:
美國的股市是68萬億美金,房市是34萬億美金,股市是房市的兩倍;中國A股市值是12萬億美金,房市是64萬億美金,股市是房市的0.2倍。
美國的GDP是23萬億美金,證券化率(股市市值和GDP的比值)是2.9倍;中國的GDP是17.7萬億美金,證券化率是0.7倍。
中國房市的泡沫確實夠大,股市還是太低了。美國的經濟危機整整15年了,但始終屹立不倒,就是因為它的股市非常堅挺。中國股市只要上漲1000點,就能夠帶來25萬億人民幣的財富,就能夠提振信心、帶動消費、擴大投資,就能夠把金融風險變成穩定的經濟來源,這也是大國崛起的戰略要求。
美國的直接融資占到75%甚至80%以上,但我們今天還大都靠銀行貸款,靠動員政府能夠管控的貨幣融資,穩健的貨幣政策已經基本上釋放得差不多了。中國股市是缺錢嗎?不,缺的是信心。
近三年,我們的居民儲蓄在大幅度增長,因為大家要防止今后經濟下行和疫情嚴重的風險。這對國家的金融體制來講,卻是籠中老虎,儲蓄如蓄水,投資才是泄洪。所以,當務之急就是推出積極的資本政策,讓資本安心,讓資本留住,振興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。
振興股市難嗎?其實不難。財富分配問題是一個國家、一個社會、一個市場動力機制的源泉,我們可以從財富分配入手建立公平正義的股市。
一級市場是發行市場,二級市場是交易市場,二級市場財富的分配問題和一級市場直接相關。大股東低價入股高價減持和中小股東博弈,在存量財富分配中暴富,導致股市兩極分化。要想讓大家賺到錢,就必須對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有所限制。
所以,一級市場要對大股東股權結構進行約束,二級市場要對股份在交易時候的可流通底價進行明確。同時,我們還要開展融資者教育、發行者教育,做到公平交易,保護中小投資人。這樣中國股市還會沒有前途嗎?
在當前的形勢下,堅持深化改革和市場經濟,中國就有希望。資本市場和人生往往都是在絕望中又崛起,只要你能做到忍耐和等待。當然,我們也期待著能夠在歡樂中能落幕,但現在可能還為時尚早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