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景彭志強:K型分化下的中國創投發展趨勢
- 分類:盛景動態
- 作者:盛景新經濟
- 來源:盛景新經濟
- 發布時間:2022-12-11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,中國經濟可用K型分化四個字精準描述: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產業互聯網、產業元宇宙等蓬勃向上,消費互聯網、K12學科教育、房地產等則困難重重。如何才能洞察趨勢,把握住K型曲線向上的時代機遇?
近日,在“K型分化-2022盛景嘉成投資人年會”上,盛景網聯董事長、盛景嘉成創始合伙人彭志強以“中國創投發展趨勢”為主題發表了主題演講,希望企業家、投資人可以看懂趨勢,順勢而為,擁抱未來。
盛景彭志強:K型分化下的中國創投發展趨勢
【概要描述】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,中國經濟可用K型分化四個字精準描述: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產業互聯網、產業元宇宙等蓬勃向上,消費互聯網、K12學科教育、房地產等則困難重重。如何才能洞察趨勢,把握住K型曲線向上的時代機遇?
近日,在“K型分化-2022盛景嘉成投資人年會”上,盛景網聯董事長、盛景嘉成創始合伙人彭志強以“中國創投發展趨勢”為主題發表了主題演講,希望企業家、投資人可以看懂趨勢,順勢而為,擁抱未來。
- 分類:盛景動態
- 作者:盛景新經濟
- 來源:盛景新經濟
- 發布時間:2022-12-11
- 訪問量:0
以下為精華內容整理,以饗讀者。
01
中國創投趨勢
出現四大顯著變化
當下,創投趨勢出現了四大顯著變化。
第一,賽道變了,中國經濟正在呈現極為顯著的“K型分化”特征。
消費互聯網、互聯網金融、文化娛樂、K12學科教育、房地產、信托理財、美股中概股等行業顯著下行,過去積累的巨大財富池紛紛破裂或者被消滅。
與此同時,新能源新材料、半導體芯片、產業互聯網、產業元宇宙、信創、醫療健康、新消費等領域的增長強勁而高速。這對前幾年在市場上如日中天的美元VC,帶來了巨大的的沖擊。
“選對池塘才能釣到魚”,一邊是新經濟企業百萬億增量市值財富,另一邊是傳統產業的市值下降甚至歸零,“順勢而為”,自當事半功倍。
第二,注冊制帶來投資行業發生根本性變化,Pre-IPO受到挑戰。
注冊制帶來的一二級市場倒掛會是個長期結構性的問題,在這種情況下,賦能階段必須后移,投資階段必須前移。
賦能階段必須后移
創投管理人不再是把一個公司養上10年慢慢上市,而是在注冊制下快速推進上市;也不是在公司上市以后,就把股票快速賣掉,而是持續推動企業成長和發展。這才是在注冊制下企業的成長之道和投資之道。
投資階段必須前移
雖然過去政府一直在積極引導創投業投早、投小、投科技,但收效甚微,因為科技創新的風險高且周期長。
按照投資的“第一性原理”,投資成本非常重要。投早、投小才能控制住投資成本。但在此基礎上,提高投早投小的成功率、實現分階段退出,才能掌握早期投資的密碼,也將對投資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第三,創新創業的組織形態正在發生質的變化。
2015年,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時期,大學生創業遍地開花。過去的五六年,科學家創業又成為了一個比較典型的業態,雖然有不少成功案例,但科學家創業的失敗率很高,因為他們相對來講對商業化不太敏感。此外,從國家層面來講,科學家創業,把科學家都變成企業家,算國家的大賬,這未必是一件好事。
因此,產業公司、創業者、科學家或者技術專家、專業賦能服務機構四位一體的聯合創新創業模式,實現了大手拉小手的融通式創業,可能是未來的創新創業新范式。
第四,優質項目來源發生了變化,一半以上優秀項目,將來自于上市/產業公司孵化的新企業。
所以,以后基金管理人要多去投資上市公司、產業公司新孵化培育的優秀項目,少去找上市公司募資。今天人民幣募資當然是面臨募資難的巨大挑戰,但是,其實比缺資金更為嚴峻的挑戰是“缺優秀項目”。
基于以上四個根本性的變化和對K型曲線向上行業的分析和判斷,盛景提出了CIC產業孵化器模式。
CIC產業孵化有五個典型模式,即:以Y Combinator為代表的“賦能參股型孵化”模式;以??低?、國聯股份為代表的“上市公司控股孵化子公司”模式;以三一集團為代表的“平行公司”模式;以小米生態鏈為代表的體系化“CIC+CVC”模式;以五星控股、新希望·草根知本為代表的“實控人設立專門孵化平臺”模式。
CIC產業孵化模式(Corporate InCubator)是一種更高質量、更高確定性、更高能級的創新創業形態,是產業公司、創業者、科學家或技術專家、專業賦能機構四位一體的創業模式,是“大手拉小手”聯合創新創業的完美組合, 亦是一級市場最具價值的投資邏輯。
產業孵化模式進一步融合科學家和技術專家的技術能力、專業機構的頂層設計等 即使創業公司在遇到發展瓶頸后,通過隱性資產創新開創第二曲線,也有可能實現鳳凰涅槃或者是東山再起。
對投資人來講,未來最好的選擇,就是在K型曲線向上的賽道里,緊密地捆綁產業公司、按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新范式實現新企業孵化和投資。
盛景愿景是成為CIC產業孵化的能力底座和使能者,推動1萬家產業公司孵化10萬家產業科技公司,影響1萬億資金進入產業科技孵化;共同孵化1萬家產業科技公司,聯合管理1千億孵化基金,成為中國產業科技創新的開放平臺與堅定推動者。
02
宏觀環境解讀:
永遠尋找新機會
中國過去把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,今年經濟下行受到房地產的沖擊比較大。央行和銀保監會共同發布《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“房地產16條”),對房地產進入筑底階段有正面作用,有利于穩定宏觀經濟的基本盤。
“房地產16條”的本質不僅僅是所謂的“保交樓”,也不僅僅是所謂的“保優質房企”,它的本質是在保銀行,保中國金融體系的安全性。
中國的房地產,本質不是價格問題,是流動性的問題。
幾乎所有的主流群體或者說既得利益者,都不希望房價大幅下跌。
我對房地產高房價綁架中國經濟深惡痛絕,但是面對房地產的泡沫,房地產行業只能軟著陸,房地產行業硬著陸的代價所有人都承擔不起。
對抗房地產價格下跌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它的流動性減少,也稱之為“鈣化”。
此外,以住宅為底層資產的信托理財產品會處于高風險,而且風險會越來越大。
房地產已經見頂,甚至下行,中國經濟將走入一個中速乃至低速增長的新周期,這是不容回避的現實。
再來看全球格局。2022年11月14日,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,這給中美關系帶來階段性緩和,但中美博弈長期性、艱巨性不會改變,“信創”等突破卡脖子領域因此將迎來長期發展機遇。
從全球經濟角度來看,美聯儲強勁加息帶來的金融風暴超出預期,預計2023年四季度美國會回到減息周期。未來一年左右,中國乃至全球仍將要面臨美聯儲持續加息帶來的煎熬。
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我們既然無法左右大勢,只能從中發現新的機會,危險與機遇永遠并存。
二十大的召開,給我們帶來了更多高質量發展的創業機會與投資機遇。同時,國家的發展歸根結底來自于人口結構以及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,創新力量所推動的發展機會是不容逆轉的時代機遇。
如果走上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,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的機會將越來越多。但是,很多人習慣了走老路,沉浸在傳統的習慣中,對于新機會視而不見。
我一直特別敬佩企業家和創業者。因為對于企業當家人來說,要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:每隔5-8年,要“揮刀自宮”一回,必須推進第二曲線創新。按現在社會發展、經濟變遷的速度,當下,企業創始人“揮刀自宮”的頻度和力度甚至可能還要更大。這對企業家和創始人是巨大的挑戰。
但是對于投資人和少數股東而言,不管外部宏觀環境發生怎樣的動蕩,只要不偷懶,總能夠發現新的機會、新的趨勢、新的好企業。
通過新經濟股權投資或者成為優秀基金LP,跟上時代巨變浪潮的機會,通常大于在單一企業里連續創新突破的可能性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新聞